【宣傳培訓】入門短視頻剪輯的7個技巧
今天我們一起聊聊新手做短視頻的11個剪輯技巧,希望能幫到大家。
01
轉場特效:兩段素材之間的過渡效果,讓視頻變得動感十足。
在日常視頻剪輯的過程中,轉場的選擇往往起到關鍵性的作用。優秀的轉場可以大大提高用戶體驗,八大常用轉場技巧,你常用哪個?
1、兩極鏡頭轉場
前一個鏡頭的景別與后一個鏡頭的景別是兩個極端;前一個鏡頭是特寫,后一個鏡頭是全景或大遠景;前一個鏡頭是遠景或全景,后一個鏡頭是特寫。
2、同景別轉場
前一個場景結尾鏡頭與后一個場景開頭鏡頭景別相同。全景-全景,特景-特景。
3、特寫轉場
無論前一組鏡頭的最后一個鏡頭是什么,后一組鏡頭都是從特寫開始。對局部強調,展現日常生活中肉眼看不到的景別。
4、聲音轉場
用音樂、解說詞、對白等和畫面配合轉場。
5、空鏡頭轉場
空鏡頭是指一些以刻畫人物情緒,心態為目的,只有景物,沒有人物的鏡頭。
6、封擋鏡頭轉場
封擋是指畫面中的運動主體在運動過程中擋住鏡頭,使得觀眾無法從鏡頭中辨別出被攝物體。
7、相似體轉場
非同一個但同一類;非同一類但造型相似。
8、地點轉場
滿足場景的轉換,比較適合新聞類節目。
剪映中的轉場特效模板挺多的,不單單有普通的劃入劃出、放大縮小、推近旋轉,還有比較復雜的特效,像電視無信號、彈幕轉場、打板轉場等等,直接套用就行。
02
畫中畫:在同一個畫面同時播放多段視頻內容,增加趣味性。說白了就是畫里有畫,兩種方式可以添加【畫中畫】。
第一,菜單欄直接點擊【畫中畫】,新增【畫中畫】;第二,選中視頻,在菜單欄中選中【切畫中畫】,畫中畫里可以添加圖片、視頻、文字、特效。
添加多個畫中畫時,新添加的圖層會覆蓋原來的圖層,大家可以按需求調整位置和大小,可以同時分屏顯示多個畫面。
03
提取BGM:添加歌曲錄屏,分離音頻,提取背景音樂。
如何快速找到BGM呢?首先,要清楚想要的音樂類型,鎖定關鍵詞,想象一下音樂的感覺,從而提煉音樂的風格、情緒、節奏和使用場景等關鍵詞,快速找到合適的BGM。
其次,搭建自己的音樂庫,培養收集音樂的習慣,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分類,方便后續快速找到想要的音樂。當然啦,學會利用聽歌識曲的功能去找合適的音樂。
04
縮放:可以改變視頻素材,在畫布中顯示比例。
以剪映為例,進入視頻編輯界面,點擊視頻軌道,直接可以用手指放大、縮小或旋轉視頻畫面,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移動視頻畫面的位置。
05
蒙版:是讓圖層顯示一部分,遮擋一部分的手段,一般被遮擋掉的部分作為透明。
還是以剪映為例,在導入素材后,選中素材,在下方菜單欄可以看到蒙版,當前蒙版有六種形狀,像線性、鏡面、圓形、矩形、愛心和星型,注意灰色的部分代表這畫面的顯示區域,而黑色的部分是被遮擋的區域,我們可以單指移動畫面位置,雙指收縮放大視頻大小。
注意兩個“>”號,是羽化功能,可以讓畫面銜接的更自然。
06
字幕:添加綜藝效果,會話氣泡的動態文字,讓視頻更加生動有趣。
字幕是一個視頻里很重要的元素,就像拼音一樣,讓用戶觀看起來更方便,不受環境的影響,還可以解決普通話不標準的問題。特別是口播知識類博主,一定別忘了字幕。
可能有小伙伴會說,好煩,不想加字幕,一個字一個字打,好累!如果你是因為這個問題,不加字幕的,那一定要注意剪映有識別字幕的功能,打開剪映,導入視頻素材,選擇【文字】-【識別字幕】,一鍵識別,完美~
07
調整幀數:適當調整幀數,讓畫面進度加快或減慢。
24幀、25幀、30幀、50幀、60幀……這些數字到底代表著什么呢?我們在拍攝剪輯視頻的時候到底應該選擇怎樣的幀數?
大家應該都知道視頻是由一張張照片連續播放而成的,而調整幀數就是指每秒鐘播放的照片數量,在我們國家大部分的廣播視頻都是以每秒25幀來進行播放的,幀數越高視頻越流暢,相反就會出現卡頓問題。
在剪映中我們直接選中視頻點擊變速,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加快或減慢畫面進度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